9月1日,中国自动驾驶科技领军企业文远知行宣布,首批搭载其最新一代自动驾驶系统WeRide One的Robotaxi GXR车队已正式抵达新加坡,即日起在当地启动封闭及开放道路测试。这一里程碑事件标志着中国自动驾驶技术首次实现规模化出海东南亚,也为全球智能出行生态建设注入新动能。
技术出海首站落地狮城,M1认证成关键跳板
根据规划,文远知行Robotaxi GXR将在新加坡陆路交通管理局(LTA)指定的测试区域内完成累计超5000公里的测试里程,重点验证系统在热带雨林气候、高密度城市路网及多元交通参与者环境下的适应性。若通过新加坡L4级自动驾驶M1认证,文远知行将成为首家获得该资质的中国企业,并计划于2025年底在滨海湾、中央商务区等核心区域启动商业化运营,每车最多可搭载5名乘客,支持7×24小时全天候服务。
“新加坡作为全球智慧城市标杆,其严格的测试标准与开放的监管态度为自动驾驶技术落地提供了理想试验场。”文远知行创始人兼CEO韩旭在发布会上表示,“通过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等科研机构共建联合实验室,我们已实现90%以上测试场景的本地化适配,包括应对突降暴雨、电动滑板车穿行等东南亚特有交通挑战。”
“技术授权+本地化运营”双轮驱动,破解出海难题
面对东南亚市场碎片化的法规环境与复杂的基建条件,文远知行创新采用“轻资产”出海模式:一方面通过技术授权与当地出行平台Grab、康福德高(ComfortDelGro)建立战略合作,共享自动驾驶底层技术;另一方面联合新加坡科技工程集团(ST Engineering)成立合资公司,负责车辆改装、本地化算法训练及运维团队搭建。这种模式使文远知行在新加坡的前期投入较自建运营体系降低60%,同时确保数据合规性与服务响应速度。
“我们不是简单复制中国经验,而是与本地伙伴共同开发‘新加坡版’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文远知行亚太区总裁陈禹介绍,针对新加坡公共交通覆盖率已达98%的特点,Robotaxi将聚焦“最后一公里”接驳与夜间出行场景,与地铁、公交形成互补。目前,车队已与新加坡地铁公司SMRT达成试点合作,在汤申-东海岸线(TEL)沿线设置10个虚拟站点。
撬动全球市场,新加坡认证成“技术护照”
行业分析指出,新加坡M1认证因其涵盖功能安全、网络安全、数据隐私等300余项严苛指标,被视为自动驾驶领域的“黄金标准”。若文远知行成功获证,将为其叩开欧美市场提供关键背书——欧盟R157法规、美国NHTSA L4级认证均将新加坡测试数据纳入评估体系。据摩根士丹利预测,全球Robotaxi市场规模将在2030年突破3000亿美元,其中东南亚占比约15%,而新加坡作为区域枢纽,其认证体系可帮助企业节省30%以上的跨国准入成本。
“文远知行的突破证明中国自动驾驶技术已具备全球竞争力。”清华大学车辆学院教授杨殿阁评价道,“通过新加坡这个‘技术跳板’,中国企业有望重构全球自动驾驶产业分工,从传统的硬件代工转向技术标准输出。”
生态共建:从技术落地到城市变革
文远知行的出海战略不仅聚焦商业运营,更致力于推动新加坡智慧城市转型。其与新加坡经济发展局(EDB)合作的“自动驾驶创新中心”已吸引博世、英伟达等12家产业链企业入驻,形成涵盖传感器、高精地图、V2X通信的完整生态。此外,文远知行还参与制定新加坡《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指南》修订版,将中国企业在混合交通流处理、人机共驾等方面的经验纳入国际标准。
“自动驾驶不是零和游戏,而是全球产业协同的创新实践。”韩旭透露,文远知行正与阿联酋、沙特等中东国家洽谈合作,计划将新加坡模式复制至“一带一路”沿线,最终构建覆盖亚太、中东、欧洲的全球自动驾驶服务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