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轩高科宣布,其固态电池技术实现重大突破,全固态电池进入预量产阶段,准固态电池商业化加速落地。与此同时,公司全球产能布局全面提速,形成“技术迭代+全球化战略”双轮驱动模式,标志着中国新能源企业正式跻身全球动力电池产业第一梯队。
固态电池技术突破: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国轩速度”
全固态电池:金石电池预量产,能量密度与安全性双突破
国轩高科首条0.2GWh全固态实验线已贯通,核心设备100%国产化,良品率达90%。其第二代金石电池采用硫化物电解质路线,通过“原位亚微米级硫化物电解质层构筑技术”,实现离子电导率较传统固态电池提升60%,空气稳定性显著增强。该电池能量密度达350Wh/kg,单体容量提升150%,预紧力下降90%,已通过针刺、热箱等200余项严苛安全测试。目前,搭载金石电池的测试车辆正在进行路测,续航里程超800公里,预计2027年启动小批量量产,2030年大规模应用。
准固态电池:G垣电池商业化落地,1000公里续航成现实
国轩高科同步推进准固态电池商业化进程。其G垣电池能量密度达300Wh/kg,支持纯电轿车续航1000公里,独创的“自适应固固界面技术”可保障电池全生命周期高效运行。在安全性测试中,3mm钢针穿刺后电池不起火、不爆炸,带针状态下仍可安全放电。目前,G垣电池已规划12GWh产线,向5家以上车企送测,4家进入上车测试阶段,样车累计测试里程超1万公里,预计2025年内多家车企将官宣配套。
技术路线选择:硫化物与氧化物并行,规避单一路线风险
国轩高科采取“双路线”策略:全固态电池聚焦硫化物路线,瞄准高端市场;准固态电池采用氧化物复合技术,快速实现商业化。此举既规避了硫化物电解质成本高、工艺复杂的风险,又为全固态技术成熟争取了时间。公司研发负责人表示:“我们的目标是通过技术迭代,在2030年前将固态电池成本降至液态电池水平,推动行业进入‘固态时代’。”
全球化产能布局:从中国制造到全球智造
国内基地扩张:80亿元投资夯实产能基础
国轩高科近期宣布,将在南京投资40亿元建设20GWh新型锂离子电池智造基地,聚焦高端动力电池;在芜湖投资40亿元建设20GWh新能源电池基地,覆盖储能与动力产品。此外,公司还签约合肥庐江高新区小动力电池项目,拓展电动工具、两轮车等万亿级市场。
海外基地落地:本地化生产加速全球渗透
东南亚:印尼、泰国Pack工厂已量产,越南磷酸铁锂电芯工厂投产,辐射东盟市场。
欧洲:德国Pack工厂量产,斯洛伐克基地推进中,满足欧盟《新电池法》要求。
非洲:摩洛哥基地按计划建设,未来可直供欧洲市场,降低关税与物流成本。
美洲:美国子公司获1.75亿美元政府拨款,密歇根州汽车电池工厂建设提速,配套当地车企需求。
截至2025年,国轩高科海外营收占比已提升至33%,全球化3.0战略成效显著。
全球化研发体系:8大中心驱动技术创新
公司在北美、欧洲、亚洲设立8大研发中心,汇聚全球顶尖人才,聚焦固态电池、材料科学等前沿领域。截至2025年,国轩高科累计申请全球专利超1万件,海外专利占比逐年提升,形成“研发-生产-销售”全链条全球化布局。
市场地位跃升:从二线厂商到全球竞争者
动力电池:市占率逼近第一梯队
2025年上半年,国轩高科全球动力电池市占率达3.6%,同比提升1个百分点;国内市占率5.18%,排名第四,与第三名中创新航差距缩小至1.5个百分点。公司配套奇瑞星纪元ES、吉利银河、零跑C系列等中高端车型,B级及以上车型出货占比提升至15%,客户结构持续优化。
储能电池:全球第七的出货量与技术创新
2025年上半年,国轩高科储能电池出货量全球第七,推出全球首款单舱20MWh储能系统,采用风液一体节能技术与AI运维,设计寿命25年,已获超6GWh订单。公司储能业务营收同比增长50%,成为第二增长极。
资本与产业认可:股价与订单双丰收
2025年8月29日,国轩高科股价涨停,市值突破658亿元;上半年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48.53%,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显著增强。此外,公司与大众汽车深化合作,共同开发标准电芯,C样验证中,合肥基地量产时间将根据大众路线图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