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一周之后,F1再次回到美洲大陆,迎来圣保罗大奖赛。巴西的这个比赛周末,将是本赛季倒数第二站冲刺赛制比赛周末,赛季最后一站冲刺赛则将在卡塔尔进行。
巴西与这项运动渊源深厚,不仅拥有丰富的赛车传统,更孕育了多位在F1史上留下不朽印记的伟大冠军。
英特拉格斯赛道以直道与弯道的精妙组合著称,通常能呈现精彩场面与贴身缠斗,而骤降的暴雨常为比赛结局增添变数。
本周,倍耐力领奖帽主打绿色和黄色,与巴西国旗色相得益彰。登上领奖台车手们佩戴的特别版领奖帽,由倍耐力设计和设计师丹尼斯·德科维奇(Denis Dekovi)联手打造,目前这款领奖帽已在专属电商平台发售(https://store.pirelli.com/)。

轮胎配方
今年为圣保罗大奖赛选定的轮胎配方回归到2023年本站比赛的组合,C2、C3和C4配方分别作为本周末的硬胎、中性胎和软胎,因此较之去年同站比赛的三款配方轮胎硬了一档。
去年,正赛中并未使用干地轮胎,但在周五和周六上午时,干胎出现了高度的磨损和颗粒化情况,后轮尤为明显。完全重铺了沥青后的赛道表面更为平整,相比往年粗糙度降低,但多处路段仍存在颠簸。
若赛道条件相近,并且随着沥青老化带来的性能变化在所难免,那么决定引入更硬一档的轮胎配方组合可以延长轮胎性能表现的使用时长,并且现在的轮胎整体较之2024赛季轮胎更耐磨损。这可能让软胎加入策略战局,去年的比赛中软胎仅在冲刺排位赛使用。
2024赛季同站比赛
去年的这站比赛中,排位赛和正赛均在周日进行。由于天气预报恶劣,赛事干事决定将排位赛安排在周日一早七点半进行,而大奖赛正赛也提前到当地时间十二点半开始。整个周日,干地轮胎未曾使用。
所有车手都选择了湿地胎起步,随着雨势加剧,比赛半程时红旗一度中止了比赛。彼时,只有五位车手换上了全雨胎。在比赛重启后,所有车手使用湿地胎完成了比赛,其中仅有四位车手使用的全新一套湿地胎。如果是干地比赛,考虑到周五和周六的磨损情况,数据指向两停是考量完赛时间和轮胎管理最现实的策略选择。

何塞·卡洛斯·佩斯赛道
这条赛道以巴西车手何塞·卡洛斯·佩斯(José Carlos Pace)命名,单圈4.309公里。赛道建于1938年至1940年间,设计灵感借鉴了三条经典赛道:英格兰的布鲁克兰兹(Brooklands)、美国的罗斯福赛道(Roosevelt Raceway)和法国的蒙特利赛道(Montlhery)。
英特拉格斯的赛道布局非常有趣,这是一条逆时针的椭圆形赛道,车手们在正赛中需要跑完71圈。单圈15个弯角,横向压力和纵向压力相对均衡,且前后轮承压均匀分布,因此轮胎不会过度受压。
多条直道和大量紧凑弯角的组合,带来了不少超车机会,不过这也意味着这里事故和安全车的风险更高。
每年这个时候,天气和温度非常多变,经常下雨意味着不可避免地需要使用到湿地轮胎系列。
英特拉格斯的另一大特点是其颠簸路面,因为赛道建在相对不稳定的地质平面上:对于车手和车队来说,这是赛车设置和轮胎管理中又一个需要应对的挑战。
关键词:色彩缤纷
巴西狂欢节以其绚丽的场景色彩与华美服饰闻名于世,凝聚着这个国度的庆典精神与文化认同。正是在以狂欢节著称的里约热内卢,倍耐力首次为轮胎侧壁引入彩色标识,如今这已成为这家意大利公司在F1赛场的独特标志。
在里约热内卢雅卡雷帕瓜赛道(Jacarepagua)进行的1986年F1赛季揭幕战中,贝纳通车队玩出了新意,使用了侧壁完全彩色涂装的倍耐力轮胎,这支车队为同名服装公司拥有,该公司正是以创新大胆的色彩而闻名。由杰哈德·博格(Gerhard Berger)和戴奥·法比(Teo Fabi)驾驶的B186赛车在比赛伊始就展示了这个全新的创意,让所有人都大为震惊。在那之前,轮胎几乎都是全黑色的。
当倍耐力在2011年作为独家轮胎供应商重返F1时,也在轮胎上的标识旁边引入了彩色涂装以便识别。这一创意在2018年迎来了巅峰时刻,当时有七种不同颜色来识别各种配方轮胎,该轮胎系列被称为“彩虹”。然而,这个创意只使用到那个赛季结束,之后就是目前使用的每站比赛白色、黄色和红色三种颜色轮胎。
历史数据
截至目前,巴西举办过51场F1世界锦标赛的大奖赛,47场以这个国家命名,而最近四场则以圣保罗这座城市命名。从1973年该项赛事元年的比赛开始,英特拉格斯赛道举办了41场比赛。1978年、1981年至1989年,该站大奖赛在里约热内卢的雅卡雷帕瓜赛道进行。
在何塞·卡洛斯·佩斯赛道进行的比赛中,迈克尔·舒马赫以四场胜利和十次登上领奖台完赛,成为这里最成功的车手。如果麦克斯·维斯塔潘或者刘易斯·汉密尔顿今年在这里获胜,那么获胜者将追平德国冠军车手在这条赛道的获胜纪录。
车队方面,法拉利车队以九场大奖赛胜利领跑,仅比迈凯伦车队多一场胜利。英特拉格斯赛道也在2022年见证了乔治·拉塞尔的F1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