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由中国质量协会主办的“第八届汽车质量论坛”在北京隆重召开。本届论坛以“质量赋能出海,满意成就品牌”为主题,汇聚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车企代表及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中国汽车产业全球化发展的质量战略与品牌建设路径。
中国汽车出口量跃居全球前列,质量与合规成出海关键
中国质量协会在论坛上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汽车年产量突破4000万辆,出口量连续三年稳居全球第一,覆盖欧洲、东南亚、中东等180余个国家和地区。然而,伴随出口规模扩张,中国车企也面临多重挑战:欧盟通过碳关税、数据安全法规及反补贴调查构筑贸易壁垒,美国则以“301条款”加征关税,叠加新兴市场本地化法规差异,对车企质量管控与合规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中国质量协会会长指出:“质量是打开全球市场的通行证。中国车企需从‘产品输出’转向‘质量输出’与‘品牌输出’,通过标准化、精细化管控提升国际竞争力。”

权威报告发布:差异化策略助力品牌感知升级
论坛期间,中国质量协会联合全球知名咨询机构发布《全球汽车行业用户需求和感知测评研究》报告。报告基于对欧美、东南亚、拉美等市场的深度调研,揭示了不同区域消费者的核心诉求差异:
欧洲市场:用户高度关注环保性能与数据隐私,对碳足迹追溯、电池回收体系要求严苛;
东南亚市场:性价比与售后服务是关键,本地化配件供应与快速维修响应需求突出;
中东市场:极端气候适应性、豪华配置及宗教文化适配性成为决策因素。
报告建议车企建立“市场-产品-服务”动态适配机制,通过定制化研发、属地化生产及数字化服务提升用户满意度,强化品牌在全球市场的差异化认知。
极氪汽车分享出海经验:本地化与敏捷响应双轮驱动
作为中国新能源车企出海的标杆代表,极氪汽车在论坛上分享了其全球化实践。极氪国际事业部CEO表示,公司通过“三大本地化战略”突破市场壁垒:
产品本地化:针对欧洲市场开发紧凑型车型,优化低温续航与充电效率;面向东南亚推出右舵版及高性价比配置;
供应链本地化:在泰国、墨西哥建设零部件工厂,缩短交付周期并降低成本;
服务本地化:与当地经销商合作建立快速响应中心,提供24小时道路救援与多语言客服支持。
“全球化不是简单复制国内模式,而是要成为‘本地企业’。”极氪代表强调,“通过数据中台实时分析各市场用户反馈,我们能在48小时内启动策略调整,这种敏捷性是赢得海外用户信任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