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5日,智能驾驶解决方案领军企业佑驾创新(股票代码:2431.HK)在深圳隆重发布旗下无人物流品牌“小竹无人车”,并同步亮相首款L4级自动驾驶物流车。发布会现场,佑驾创新创始人兼董事长刘国清宣布:“我们将以自动驾驶破局者的身份,推动L4技术突破封闭场景限制,在更复杂、更多元的物流网络中为用户创造可衡量的商业价值。”此次发布标志着佑驾创新从技术提供商向场景运营者的战略升级,也为低速无人驾驶商业化按下加速键。
技术破局:L4级自动驾驶“从封闭到开放”
传统无人物流车多聚焦于工厂、园区等封闭场景,而“小竹无人车”首次将L4级自动驾驶技术应用于城市开放道路与半开放枢纽场景(如港口、机场、快递转运中心)。其核心突破包括:
多模态感知系统:集成激光雷达、摄像头、毫米波雷达与自研高精地图,实现360度无死角环境建模,复杂路况识别准确率超99.7%;
智能决策引擎:基于百万级真实路测数据训练的AI算法,可动态规划路径并应对突发状况(如临时交通管制、行人闯入);
车路云一体化:通过5G-V2X技术连接智慧交通基础设施,实时获取信号灯状态、道路施工预警等信息,提升运营效率30%以上。
据测试数据,“小竹无人车”在深圳坪山区开放道路的实测中,已实现连续1000公里零人工接管,单日最高配送量达2000件,综合成本较传统人力配送降低45%。

场景深耕:从“最后一公里”到“全链路降本”
“小竹无人车”首发即锁定三大高价值场景:
城市末端配送:与顺丰、京东物流达成合作,在深圳、上海试点“无人车+社区驿站”模式,解决“最后一公里”人力短缺痛点;
工业物流转运:为比亚迪、富士康等制造企业提供厂区-仓库间的无人化运输,支持7×24小时连续作业;
跨境枢纽衔接:在广州南沙港、香港国际机场等口岸部署,实现海关监管区与货运码头间的无人化接驳,通关时效提升50%。
刘国清强调:“技术价值必须通过场景落地来验证。我们不仅提供车辆,更输出‘硬件+算法+运营’的全栈解决方案,帮助客户算清‘每公里成本’与‘投资回报周期’两本账。”

生态共赢:开放合作构建智能物流网络
发布会现场,佑驾创新宣布启动“竹梦计划”,未来三年将投入10亿元用于技术研发与生态共建:
技术开放:向合作伙伴开放自动驾驶数据平台,共享路测里程超500万公里的脱敏数据;
硬件共创:与地平线、黑芝麻智能等芯片企业联合开发车规级域控制器,降低L4车辆制造成本30%;
标准制定:牵头起草《低速无人车道路测试规范》,推动行业从“野蛮生长”向“合规化”演进。
目前,“小竹无人车”已获粤港澳大湾区首张L4级自动驾驶物流车路测牌照,并与深圳市政府达成战略合作,计划在2026年前投放1000台无人车,构建全球最大规模的城市开放道路无人配送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