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1日,北京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汽协)今日发布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7月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里程碑式突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26.2万辆,占总销量比例攀升至48.7%,接近“半壁江山”;同期,汽车出口量达22.5万辆,同比激增120%,创历史新高。结合1-7月累计数据,新能源销量占比已达45%,出口量增长12.8%,新能源与出口正式成为驱动中国车市增长的“双引擎”,而传统燃油车市场则持续承压,份额进一步萎缩。
新能源销量逼近50%,市场渗透率加速跃升
7月,国内汽车市场总销量为259.1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以126.2万辆的销量占据48.7%的份额,较去年同期提升12.3个百分点,距离“占比过半”仅一步之遥。这一数据印证了新能源对燃油车的替代效应正加速显现。
从累计数据看,2025年1-7月,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达856.3万辆,占总销量比例达45%,较2024年同期提升10个百分点。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分析称:“政策扶持、技术突破与消费者认知转变是三大核心驱动力。尤其是插混与增程式车型的崛起,填补了纯电车型的续航短板,进一步扩大了新能源的受众群体。”
出口同比翻倍,全球化布局进入收获期
在出口端,中国汽车产业同样交出亮眼成绩单。7月,汽车企业出口量为22.5万辆,同比增长120%,环比6月增长15.3%;1-7月累计出口量达187.6万辆,同比增长12.8%。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占比持续扩大,7月新能源乘用车出口量为9.8万辆,同比增长150%,占乘用车出口总量的43%。
比亚迪、奇瑞、吉利等头部车企成为出口增长的主力军。比亚迪7月海外销量突破6万辆,同比增长200%,其元PLUS、海豹等车型在欧洲、东南亚市场供不应求;奇瑞集团出口量达9.2万辆,同比增长130%,连续15个月位居中国汽车出口榜首。陈士华指出:“中国车企正从‘产品输出’向‘技术+品牌输出’转型,欧洲、拉美、中东等市场成为新的增长极。”
燃油车份额持续萎缩,车市结构性变革深化
新能源与出口的强势增长,进一步挤压了传统燃油车的生存空间。7月,燃油车销量为132.9万辆,同比下降18%,占比降至51.3%,为近年来首次跌破55%。1-7月,燃油车累计销量占比已不足55%,较2024年同期下滑超10个百分点。
“燃油车市场已进入‘存量博弈’阶段,合资品牌面临更大压力。”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数据显示,7月主流合资品牌燃油车销量同比下降25%,德系、日系品牌市场份额持续下滑,而自主品牌凭借新能源与出口优势,整体市占率突破60%,创历史新高。
趋势研判:新能源与出口将主导未来十年车市
中汽协预测,2025年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突破1800万辆,渗透率超55%;汽车出口量将突破300万辆,其中新能源占比超40%。陈士华强调:“中国车市正经历从‘增量竞争’向‘结构升级’的转变,新能源与出口将成为车企竞争的核心赛道。未来,具备技术积累、供应链优势与全球化布局的企业,将在这场变革中占据先机。”
结语:从“政策驱动”到“市场驱动”,从“国内竞争”到“全球角逐”,中国汽车产业正以新能源与出口为支点,撬动全球车市格局的重塑。在这场变革中,传统燃油车的退场与新能源的崛起,不仅是技术路线的更迭,更是一场关于产业生态、消费模式与全球竞争力的全面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