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随着马来西亚籍“马来勇士”轮缓缓靠泊上海临港新片区南港二期汽车滚装码头,上海港再次以亮眼数据刷新全球航运版图——近年以来,上海港汽车滚装量持续攀升,2024年跃居全球最大汽车滚装港。如今,世界第一大汽车滚装港继续扩容增产,成为中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
当日,“马来勇士”轮完成1790余辆汽车滚装作业,装载车辆涵盖比亚迪、极氪、奇瑞、特斯拉等国内外知名品牌。值得关注的是,本批次出口汽车中新能源汽车占比近九成,这一比例远超全球平均水平,凸显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全球市场的领先地位。据上海港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南港码头已累计完成新能源汽车滚装出口超50万辆,同比增长超40%,成为全球新能源车企最青睐的出口枢纽之一。同时,这也是南港二期汽车滚装码头自2025年8月8日启动内贸滚装船运营后,首次靠泊外贸滚装船,标志着该码头经过各口岸查验单位的验收,进入全面投产运营状态。

上海港汽车滚装量的爆发式增长并非偶然。数据显示,过去五年间,上海港汽车滚装量年均增幅达25%,2025年预计全年吞吐量将突破300万辆,稳居全球首位。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中国汽车产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全面崛起: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达280万辆,同比增长55%,占全球市场份额超60%。上海港凭借临港新片区政策红利、高效通关服务及智能化码头设施,成为车企“出海”的首选通道。
作为上海港汽车滚装的核心承载区,临港新片区南港码头通过“前港后厂”模式,实现“出厂即装船”的无缝衔接。码头配备亚洲最大滚装专用泊位,可同时停靠两艘7万吨级滚装船,年设计吞吐能力达150万辆。此外,上海海关推出的“提前申报+抵港直装”模式,将单船作业时间压缩至12小时内,效率较传统港口提升30%以上。随着欧洲、东南亚、中东等地区对中国新能源汽车需求激增,上海港已成为连接中国制造与全球市场的重要桥梁。马来西亚籍货轮“马来勇士”轮的靠泊,正是中国与东盟汽车贸易深化的缩影——今年以来,中国对东盟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同比增长70%,上海港在其中发挥了80%以上的转运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