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保时捷中国研发中心于上海虹桥商务区正式启幕,这是保时捷在德国本土以外的首个战略级海外研发机构,标志着保时捷在中国市场的本土化创新进程迈入全新阶段。
在当今汽车市场,传统研发模式已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需求。大众汽车集团及保时捷全球首席执行官奥博穆在启用仪式上指出,中国已成为全球创新生态系统中活力最强、迭代最快的市场之一,在电动化、智能化和数字化领域走在行业前沿。与此同时,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蓬勃发展,自主品牌崛起,不断蚕食豪华车市场份额。外资车企在新能源领域常因研发周期冗长,被指“脱离中国市场”,推出的豪华电动车车机系统沿用欧洲逻辑,导航体验落后,难以满足中国消费者需求。在此背景下,保时捷中国研发中心应运而生。该研发中心集研发、采购和质量控制于一体,拥有独立决策权,开发周期从数年大幅缩短至数月,极大提升了响应速度,能够更敏捷地应对市场变化。

今年9月,保时捷发布全新一代中国专属车载信息娱乐系统,这是保时捷中国研发中心成立后的首个技术落地成果。该系统由本土团队主导、德国总部支持,计划于2026年正式上车。这一成果体现了保时捷对中国市场的重视以及本土研发团队的实力,也预示着未来将有更多符合中国消费者需求的技术和产品问世。
保时捷于2001年进入中国市场,2015年中国成为其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然而,自2023年开始,保时捷在中国市场销量承压,近两年下滑幅度较大。今年前三季度,保时捷在华销量为3.2万辆,同比下降26%。面对这一挑战,保时捷中国研发中心的启用无疑是其本土化战略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深入了解中国市场需求,开发出更符合中国消费者需求的产品,重振在华销量。
保时捷中国技术部副总裁李楠表示,研发中心三大职能(研发、采购和质量)的协同运作至关重要。研发职能发挥主导作用,聚焦中国市场需求,德国总部给予充分信任与放权,保时捷与本土合作伙伴以“中国速度”推进产品开发,确保产品精准适配中国市场需求。采购职能负责快速整合本土产业链资源,加速产品落地进程,满足研发端在功能实现上的大量需求。质量职能则推行质量介入前置化,将质量管控贯穿于研发与采购全流程,最终确保交付的产品能够充分满足客户的体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