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公告,自7月20日起,调整超豪华小汽车消费税征收范围及环节。新政明确,零售价格90万元(不含增值税)及以上的乘用车均纳入超豪华车消费税征收范围,覆盖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及燃料电池等所有动力类型。此前,该税种仅针对130万元以上车型,且仅在生产(进口)环节征收10%消费税;调整后,零售环节将同步加征10%消费税,形成“生产+零售”双环节征税模式。
政策加码:新能源与传统燃油车“一视同仁”
此次调整是继2024年新能源乘用车购置税减免政策优化后,财税部门对高端消费市场的又一次精准调控。财政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成熟与市场渗透率攀升,高端新能源车型与燃油车在性能、价格及消费群体上高度重叠,统一征税标准有助于“营造公平竞争环境,避免税收政策扭曲市场行为”。
根据新规,保时捷Taycan、奔驰EQS、宝马i7、特斯拉Model S高配版等热门新能源车型将首当其冲。以零售价100万元的纯电动车型为例,政策调整后,消费者需额外支付约10万元消费税(100万×10%),车企及经销商或通过终端定价调整、配置优化等方式分担税负压力。
车企应对:加速下探市场,规避政策红线
面对税负成本上升,多家跨国车企已启动策略调整。保时捷中国内部人士透露,其旗舰电动跑车Taycan部分版本可能通过“简化选装配置”“推出低功率版本”等方式,将终端售价压至90万元以下;奔驰则计划将EQS入门车型价格下调15%,并强化30万-80万元区间EQE、EQC等车型的推广力度。
国内新能源品牌同样闻风而动。蔚来汽车表示,其旗舰轿车ET9将通过“电池租赁方案”降低购车门槛,同时加速第二品牌“乐道”的渠道下沉;理想汽车则宣布,原计划2026年推出的百万级纯电超跑项目暂缓,资源向L系列增程车型及20万-40万元市场倾斜。
市场重构:主流豪华赛道竞争白热化
政策调整正加速行业资源向主流豪华市场集中。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分析指出,90万元征税门槛将倒逼车企重新规划产品矩阵,30万-80万元区间或成为未来五年竞争焦点。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该价格段新能源车型销量同比增长87%,远超行业平均增速;其中,问界M9、宝马i5、极氪009等车型已占据细分市场主导地位。
与此同时,政策红利向技术普惠型产品转移。财政部强调,消费税调整所得资金将专项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固态电池研发补贴及智能驾驶安全标准制定,推动行业从“高端化”向“高质量化”转型。
消费者影响:短期购车成本上升,长期选择更趋多元
对于潜在购车者而言,新政实施初期或引发高端车型销量波动。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调查显示,超60%消费者认为“10万元额外税负将推迟购车计划”,但其中45%表示会转而关注同品牌更低价位车型或竞品。
长期来看,政策或激发车企创新动能。清华大学车辆学院教授宋健指出:“当价格战受阻,车企将更依赖技术差异化竞争,例如800V高压平台、城市NOA(导航辅助驾驶)等配置的普及速度可能超预期。”
结语
此次消费税调整,既是财税政策对高端消费的精准引导,也是中国汽车产业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深耕”转型的关键信号。随着政策红利与技术变革的双重驱动,主流豪华市场有望诞生更多兼具性价比与创新力的标杆产品,而百万级新能源市场的“野蛮生长”时代或将暂告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