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7月8日,比亚迪以9.6亿美元正式收购福特关闭的巴伊亚州工厂,一场南美新能源市场的“攻城战”就此打响! 根据规划,该工厂将于2026年投产电动皮卡及磷酸铁锂电池,年产能直指30万辆,比亚迪剑指南美市占率第一(当前12%)的野心彻底暴露!
🌍 收购背后:比亚迪的南美“野心”与福特的“退场”
比亚迪:从“试水”到“深耕”
比亚迪早在2021年便进入巴西市场,但此前以整车进口为主,本地化生产仅限于巴士底盘组装。此次收购福特工厂,是其全球化战略的关键一步:
产能飞跃:工厂年产能30万辆,相当于比亚迪当前南美销量的3倍(2024年南美销量约10万辆),直接推动市占率冲刺25%+;
产业链闭环:同步规划磷酸铁锂电池生产线,实现“电池-整车”本地化供应,成本降低15%-20%;
产品针对性:首推电动皮卡(对标福特Ranger、丰田Hilux),瞄准南美皮卡市占率超40%的巨大市场。
福特:新能源转型下的“断舍离”
福特关闭巴西工厂,是其全球“瘦身”计划的延续:
传统燃油车萎缩:南美皮卡市场年销量约150万辆,但电动化率不足5%,福特选择聚焦北美、欧洲等核心市场;
成本压力:巴西工厂年产能曾达30万辆,但2023年利用率不足30%,关闭可每年节省超2亿美元运营成本;
比亚迪接盘:福特工厂位于巴伊亚州卡马萨里市,毗邻比亚迪2024年投产的巴士底盘工厂,协同效应显著。
🔋 电动皮卡+磷酸铁锂:比亚迪的“南美组合拳”
电动皮卡:直击南美“刚需”
南美是全球皮卡渗透率最高的地区之一(巴西、阿根廷、智利合计年销量超60万辆),但电动化几乎空白。比亚迪计划推出:
对标车型:福特Ranger(售价约5万美元)、丰田Hilux(售价约4.5万美元);
价格策略:入门版定价3.5万美元,通过本地化生产压缩成本,较燃油车溢价控制在10%以内;
性能优势:搭载刀片电池,续航超500公里,支持10分钟快充至80%,适应南美复杂路况。
磷酸铁锂:低成本+高安全性的“南美方案”
南美气候炎热、充电基础设施薄弱,对电池安全性要求极高。比亚迪选择磷酸铁锂路线:
成本优势:较三元锂电池成本低20%-30%,更适合价格敏感型市场;
安全性能:刀片电池通过针刺、挤压、高温等极端测试,适应南美高温环境;
本地化生产:工厂规划年产能10GWh磷酸铁锂电池,可满足30万辆电动车需求,减少对进口电池的依赖。
📈 南美市场:比亚迪能否复制“巴西奇迹”?
当前格局:中国品牌崛起,比亚迪潜力巨大
2024年南美新能源车销量约25万辆,同比增长80%,但渗透率仅3%(全球平均14%)。市场格局呈现:
比亚迪:市占率12%,主力车型为元PLUS、海豚;
奇瑞:市占率10%,以小蚂蚁、QQ冰淇淋等微型车为主;
长城:市占率8%,欧拉好猫、坦克300 PHEV受青睐。
挑战与机遇:充电网络与政策支持是关键
挑战:南美充电桩密度不足中国的1/10,用户“里程焦虑”严重;
机遇:巴西、智利等国推出购车补贴(最高减免30%税费)、免征进口关税等政策,推动电动化转型;
比亚迪策略:与当地能源企业(如巴西Eletrobras)合作建设超充站,计划2026年底在南美布局5000根快充桩。
专家观点: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比亚迪收购福特工厂,是其在南美市场从‘试水’到‘深耕’的转折点。若能解决充电网络问题,2030年南美新能源车销量有望突破200万辆,比亚迪市占率或超30%。”
🚗 用户福利:南美消费者将迎来“电动皮卡自由”?
对于南美用户而言,比亚迪的布局意味着:
更多选择:电动皮卡、SUV、轿车全品类覆盖,满足家庭、商用、越野等多元需求;
更低价格:本地化生产+磷酸铁锂成本优势,车价较进口车型降低20%-30%;
更优体验:超长续航+超快充,告别“充电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