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认为是车队第二主场的巴林,奥斯卡·皮亚斯特里赢得了大奖赛胜利,为迈凯伦车队首次在此赢得胜利。这是这位澳大利亚车手职业生涯第四场F1大奖赛胜利,就此追平了1966年创立迈凯伦车队的新西兰车手布鲁斯·迈凯伦(Bruce McLaren)F1胜场数。这站比赛,也是皮亚斯特里生涯首次“帽子戏法”,他包揽了杆位、胜利和正赛最快单圈,要知道这站比赛是他的F1第50次大奖赛起步,仍处于生涯的早期阶段。和他一起登上领奖台的,是他们的车队领队安德雷亚·斯黛拉(Andrea Stella),取得第二名的梅赛德斯车手乔治·拉塞尔*,他以15.499秒差距完赛,以及同样驾驶迈凯伦赛车的兰多·诺里斯,他只落后同胞拉塞尔0.774秒,屈居第三。
赛道之日
15位车手使用软胎起步,选择中性胎起步的五位车手是两位法拉利车手、阿隆索、劳森和博托莱托。事实上,所有配方轮胎都在比赛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一点通过不同的里程数占比可以得到印证:中性胎517圈,总里程占比45.83%,硬胎316圈,总里程占比28.01%,以及软胎295圈,总里程占比26.15%。
倍耐力赛车运动总监马里奥·伊索拉(Mario Isola)说:
“这是一场极具观赏性的比赛,从起步到冲线,有着大量攻防缠斗和超车。本站比赛的所有三款配方轮胎,实际上和上周末在铃鹿赛道比赛的一致,这场比赛中全部三款配方轮胎都扮演着各自角色,带来了让比赛更为精彩的多种策略组合。
正赛日的温度情况,要略低于周六和周五,所有三款配方轮胎都有不同程度的性能衰退,意味着两停是真正可行的唯一选择。硬胎和中性胎、中性胎和软胎之间的性能表现差异,明确可见,当然也取决于不同赛车、以及使用的不同阶段,使这场比赛充满变数,尤其是策略上考量一些势均力敌的对手时。事实上,作为轮胎供应商,这是我们的目标之一,提供可靠的产品,能够带来不同策略选择,并能够让车队最大化利用轮胎和策略差异。
现在,我们将前往吉达赛道,又一条完全不同类型的赛道,在那里我们将带来本赛季首次比去年同站比赛软一档的轮胎配方组合。让我们拭目以待。”
二级方程式和三级方程式
二级方程式
Rodin赛车队的亚历山大·邓恩(Alexander Dunne)赢得了主赛的胜利,这是他在这项赛事中的首胜。这位爱尔兰车手率先冲线,身后是Hitech TGR车队的英国车手卢克·布朗宁(Luke Browning)和Invicta车队的意大利车手莱昂纳多·弗纳洛利(Leonardo Fornaroli)。这三位车手也是目前车手积分榜的前三,不过积分排名相反:意大利人以一分的优势,领先于两位对手,而坎波斯车队的西班牙车手何塞·玛利亚·马蒂(Josep Maria Marti)排名第四,仅落后去年F3总冠军三分。
和前一天冲刺赛的情况一样,软胎再次成为了车手们在主赛中最爱的轮胎。不过,硬胎也表现出色,因为过热的情况主要影响最软配方轮胎,缩小了这两款轮胎选择之间的性能表现差异。这带来了一场非常有趣的比赛,有着多种不同的策略,最高效的策略是软胎起步、换上硬胎完赛。
三级方程式
Trident车队的拉斐尔·卡马拉(Rafael Camara)赢得了F3主赛的胜利,从杆位起步的他最大化地兑现了比赛结果。这位巴西车手就此继续扩大在车手积分榜上的优势,目前积分56分,领先MP赛车队的德国车手蒂姆·特拉姆尼茨(Tim Tramnitz)26分,德国人在这场主赛中第三名完赛。第二个冲过终点线的是Rodin赛车队的英国车手卡伦姆·沃辛(Callum Voisin),目前他在车手积分榜上排名第三,落后特拉姆尼茨三分。
从轮胎的角度来说,这场比赛受到了高温影响,后轮过热带来了性能衰退。不过,正赛日的风要比周六更大,使得赛车更不稳定。一如既往,在比赛初期阶段能够最佳管理轮胎的车手们,在比赛末段优势巨大,名次不断上升。交替推进的效果很好,利用一些类似“冷却圈”来给轮胎降温。